人类最初是没有灯的,不要说灯,连火都没有。
自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,人类的生活便有了革命性变化,除了用火烧烤食物,还运用火来照明。初时用木棒燃烧照明,但是时间上不理想,后来发现可以用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做照明,时间上大大延长了照明时间。有了火,便有了陶瓷,陶瓷的发明为油脂的储存提供了方便。作为利用燃料单为照明而用的陶瓷器皿,应该就是灯了。这些原始的灯,经过了悠久的历史,在中国,结束油灯历史还仅仅是近几年前的事呢。
石蜡的发现和应用,成为照明家族中的一支近族。但很贵,平民用不起。
还有人们夜间在户外活动时使用的照明灯,也叫气死风灯,即一个灯笼架,外边糊上纸或绢,里面放一个灯盏或蜡烛。
我国广大农村解放前大多用籽油灯,灯光很弱,照不了多大范围。
解放后国家进口大量煤油,俗称洋油灯。煤油比籽油发挥快,亮度比较强。之后又有了罩子灯,比一般煤油灯要亮出好几倍,罩子灯由厂家专门设计制造。下半部分用厚玻璃制作,可分为底座,灯肚,灯口。下边顺气眼进冷空气,上边将燃烧过的废气抽走,反复循环,使灯光明亮,照耀,四方。
除了以上灯外,还有马灯,汽灯,莲花灯,孔明灯,宫灯,龙类,立鹤灯,红纱灯等。中国灯的历史是多彩的。
到了现代,自从人类发明了电,灯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,先是用钨丝做灯芯的白炽灯,现在都快要
被全部淘汰了,取而代之的是LED灯,PVC灯,无极灯,太阳能灯......以后还会有性能更优越的灯。
不过,不管灯如何发展,“油尽灯灭”,“蜡炬成灰泪始干”的千古名言,还在为人类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。